冬春交替时节,气温起伏较大,家庭取暖需求依然旺盛,但若使用不当,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。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提醒广大市民:一氧化碳中毒后,即使经过高压氧等治疗症状明显好转,仍需警惕“假愈现象”,这是一种特殊且需高度重视的情况。
什么是“假愈现象?
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治疗后,症状可能暂时消失,看似完全康复,但经过一段无症状的“假愈期”后,会再次出现神经精神症状,这种现象称为“假愈现象”。
一、假愈期长短不一,症状多样
假愈期通常为2~60天,平均约20天。在此期间,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,但之后可能出现以下症状:
(1)认知障碍:记忆力减退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定向力障碍,严重者可发展为痴呆。
(2)精神症状:抑郁、焦虑、失眠、烦躁不安,甚至出现幻觉、妄想。
(3)运动障碍:肢体震颤、肌肉僵硬、行走不稳,严重者可能瘫痪。
(4)语言障碍:说话含糊不清、表达困难、理解能力下降。
(5)大小便失禁: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。
二、假愈现象”的发生机制
(1)缺氧损伤: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极强,导致组织缺氧,尤其是大脑神经细胞受损。
(2)脑部血液循环障碍:中毒后脑部小血管痉挛、血栓形成,加重脑组织损伤。
(3)神经细胞凋亡:缺氧和氧化应激诱导神经细胞凋亡,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引发症状复发。
三、如何预防“假愈现象?
(1)密切观察:即使症状缓解,家属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变化,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。
(2)延长治疗时间: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,适当延长高压氧等治疗时间,降低“假愈现象”风险。
(3)康复治疗:尽早开展物理治疗、认知训练、语言训练等康复措施,促进神经功能恢复。

温馨提示
冬春交替时节,市民在使用煤炉、燃气热水器等取暖设备时,务必注意通风,避免一氧化碳中毒。如发现中毒症状,请立即开窗通风,并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,同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医治疗。
转自: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